朋友圈里三天两头有人拉票,从萌娃大赛到公司评选,从才艺比拼到最美员工,甭管熟不熟都得帮忙点两下。可你发现没?有些投票活动越到后期越邪乎,明明昨天还落后的人,一觉醒来票数蹭蹭涨,跟坐火箭似的。这时候你心里肯定犯嘀咕:这票真是人投出来的?还是说...有人偷偷开了外挂?
实话告诉你吧,现在网上早有一条龙服务,专门帮人花钱买票。打开某宝某多多,搜“投票”“涨票”这类关键词,立马蹦出上百家店铺,明码标价童叟无欺。有的按票数收费,一毛钱一票跟买菜似的;有的玩包月套餐,888元保你稳居前三;更狠的直接卖技术,教你用虚拟手机号批量注册账号,24小时自动投票不带喘气的。
这些刷票商家背后都有专业团队运作。他们先接单子,再把任务拆成小包甩给微信群里的兼职大军。你在家带娃的宝妈、工地搬砖的小哥、学校宿舍的学生,只要会上网就能干。投一票给五分钱,每天动动手指赚包烟钱。为了防止平台检测,他们还搞出各种骚操作:换IP地址、改设备信息、控制投票间隔时间,硬是把机器刷票伪装成真人操作。
最魔幻的是有些活动主办方自己就是幕后推手。明明知道票数有水分,却睁只眼闭只眼。为啥?因为投票数据越好看,活动显得越火爆,广告费就能多收几成。更绝的是搞出“付费礼物”功能,美其名曰增加互动,实际就是让参赛者自掏腰包买虚拟鲜花跑车,1块钱抵10票,这钱哗啦啦流进平台口袋。
普通老百姓碰上这种事真是哑巴吃黄连。张大姐给闺女参加绘画比赛,开始老老实实拉亲戚朋友,结果发现前几名票数跟坐了火箭似的。一打听才知道人家花了上千块买票,气得直拍大腿:“这哪是比画画,分明是比谁钱包厚!”可你要是不跟风,自家孩子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,你说憋屈不憋屈?
监管部门不是没出手,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。今天封了刷票软件,明天就有人用人工众包;关了这家网店,那家改头换面又开张。更麻烦的是很多投票平台服务器架在国外,查起来像大海捞针。有律师朋友跟我吐槽,现在法律条文里对网络刷票的定性还模糊得很,除非涉及金额特别大,不然警察叔叔都难立案。
要我说啊,这种花钱买来的第一,跟菜市场注水猪肉没啥区别。表面光鲜亮丽,内里一戳就破。真正有本事的被埋没,会钻空子的反倒上了天。下次再看见朋友圈拉票,您就抱着看戏的心态——反正冠军可能是人民币玩家,咱免费投的这几票,就当给朋友捧个人场呗。
说到底,投票活动的初衷本该是公平竞技,现在却成了氪金游戏。与其较这个劲,不如把时间花在正经事上。真有才华的人,靠实力早晚能出头;想走捷径的,就算刷出个冠军头衔,夜深人静时摸着良心问问自己:这虚名,它真香吗?